当前位置: 首页>【中医养生】肾脏出问题,6个表现一目了然!这几条“护肾法宝”,要记牢~

阅读数(675次)

【中医养生】肾脏出问题,6个表现一目了然!这几条“护肾法宝”,要记牢~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最后更新时间:2022年3月26日

      随着年事渐高,人体的各个主要脏器逐渐进入“损耗期”,肾脏也不例外。
      肾脏衰老,人体健康就会受损。
      有统计表明,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约为10.8%,慢性肾脏病患者总数达1亿多人。
      更有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群体的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32%。
      更可怕的是,肾脏病的知晓率并不高,仅为12.5%,不少人直至出现肾衰竭、尿毒症才前往医院就诊!


      6个症状,抓住早期肾病
      许多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易延误早期治疗。肾脏病最常见症状有以下几点:

      水肿
      这是肾脏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从面部、眼睑开始,严重时可累及全身,并伴有尿量减少、体重增加。

      尿液变化
      每天尿量少于400毫升或多于2500毫升均为异常,提示可能罹患肾脏疾病。若出现尿色发红、乳糜样、尿中泡沫增多等现象,需提高警惕。

      血压高
      这是肾脏疾病非常重要但也最容易忽略的症状之一。

      消化系统症状
      有相当多的肾功能衰竭患者首发症状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但常发生误诊漏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肾区不适
      大部分肾脏病患者会出现肾区隐隐钝痛或不适感。

      贫血
      肾脏病到后期可能出现贫血,甚至鼻衄、尿血、便血等,却常被误认为血液系统疾病。
   

      保护肾脏,不同年龄不同法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长、壮、老、已”各个阶段均与肾气的旺盛虚衰密切相关。
      因此,肾脏养护也应分年龄段进行。

      年过四十——补肾养阴
     《素问》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阴”多指肝肾精血,阴虚者食疗宜选熟地、枸杞子、桑椹、旱莲草、女贞子、玉竹、黑芝麻等。
兼有消瘦、五心烦热、便干溲黄、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等症状的阴虚之人,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至丸、六味地黄丸、补肾益寿丸等中成药调治。

       年逾花甲——水火互济

       《素问》云:六十岁,心气始衰。
       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故养生益寿不宜忽略养心补肾之法。
       食疗宜选龙眼肉、柏子仁等。
       有精神恍惚和心神不安之失眠症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柏子仁丸、孔圣枕中丹等中成药补益心肾。

       七十古稀——补肾培土


       脾为后天之本,在人体衰老过程中,脾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脾胃虚弱,则后天不能滋养先天,导致肾气虚弱。
       脾肾虚弱者,食疗宜选用茯苓、山药、黑豆、莲子、芡实等。
       症状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大茯苓丸、人参固精丸以及乾隆长寿医方健脾滋肾壮元方等调治。

       年逾八十——滋肾润肺

       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很多老人病则咳嗽、动则气喘,多与肺肾两脏的功能失调和衰退有关。
       此年龄段的人,食疗可选枸杞子、怀山药、五味子等。
       咳嗽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参莲饮、黄芪膏等中成药补肺益肾。

       九十以上——补肾抗衰

       人年过九十,肾气即将枯竭而经脉空虚,常会出现腰膝酸软、怕冷等症状。
       食疗可用鹿茸、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蛤蚧、紫河车等补肾阳、抗衰老。也可用熟地、山萸肉、肉苁蓉、怀牛膝各15克,水煎取汁,炖排骨食用。还可用延生护宝丹、龟龄集等补肾助阳。
       对于老年肾脏病患者,根据不同体质,辨证选用中药制剂补肾养生尤为重要。




来源:养生中国

Baidu
app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