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如何判读“两对半”

阅读数(7044次)

如何判读“两对半”

发布人:admin 最后更新时间:2011年7月7日

优米app下载ios消化内镜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医学硕士 胡兵

      “两对半”其实质就是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项指标。是衡量是否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本项目。

      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其具有较强的抗原性而无感染性,目前人们注射的乙肝疫苗就是通过基因工程制备的HBsAg。

      HBsAb——针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抗体,是具有保护作用的有益抗体。

      HBeAg——是病毒复制的指标,HBeAg阳性提示传染性较强。

      HBeAb——针对HBeAg的抗体,但不能视为保护性抗体。

      HBcAb——乙肝病毒的核心抗体,分为抗-HBeIgG和抗-HBcIgM,前者只能提示已被乙肝病毒感染或曾经感染,不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后者提示近期感染或既往感染近期病毒有复制。

      “两对半”中任何一项阳性都说明受到或曾经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注射乙肝疫苗后而产生HBsAb者例外)。

      “两对半”常见的阳性组合及其意义:

      1.HBsAg+HBeAg+HBcAb三项阳性,俗称为“大三阳”,这无疑是乙肝病毒的感染者,病毒有复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如该患者肝功能正常无自觉症状,无明显阳性体征,则称之为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而健康带毒者的诊断名称是不确切的。反之,肝功能异常则应诊断为乙型肝炎。

      2.HBsAg+HBeAb+HBcAb三项阳性,通常称之为“小三阳”。“小三阳”的患者一般可分为下面几种情况:①如为乙肝病毒的急性感染,经治疗后由“大三阳”转为“小三阳”,是疾病恢复的标志,预后良好,不久病毒将可能自然清除。②如为慢性肝炎,肝功反复波动,经抗病毒治疗后由“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趋于稳定,是抗病毒治疗有效的标志,病毒复制停滞,多数病人可获持久疗效。③如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或活动性肝硬变,虽然血清学标记为“小三阳”,亦不能视为病毒复制停滞、预后良好的依据,而绝大部分是病毒变异的结果,预后不佳、肝癌发生率相对较高。大部分“小三阳”患者如肝功能正常,无自觉症状,无明显阳性体征,特别是成年人,绝大部分都能长期稳定,预后良好。

      3.HBsAg+HBeAb或HBsAg+HBcAb两种组合,其意义与“小三阳”意义相同,但后者可能被解释为所谓“窗口期”,即HBeAg已消失,而HBeAb尚未出现的间隙。

      4.HBsAb +HBeAb或HBsAb+HBcAb或HBsAb+HBeAb+HBcAb三种组合方式,每种形式都明确说明曾受乙肝病毒感染,一般而言病毒已经清除,是感染后恢复的标志,只是流行病学调查有意义。对于肝功能反复异常,又能排除其他病毒,药物性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伤的极少部分患者,需考虑乙肝病毒的血型或变量株感染。

      5.单独HBeAb或HBcAb或HBeAb+HBcAb几种组合的意义与4.相同,只是曾经感染的依据。

      6.单独HBsAb阳性,如为接种乙肝疫苗获得者,则视为人工自动免疫的结果,反之则是天然自动免疫所致。两种情况都说明对乙肝病毒的感染产生了针对性的免疫能力。

      7.HBsAg+HBsAb或由于其它乙肝标记组合,的可能是乙肝病毒不同亚型的感染,实验室检查有误亦属可能,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流行病学资料、病人全身情况、肝功能、B超声像结果等,再进一步复查。

 

Baidu
app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