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治疗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阅读数(3960次)

治疗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发布人:admin 最后更新时间:2012年10月16日

优米app下载ios介入科 医学硕士 刘东方

  什么是恶性梗阻性黄疸,梗阻性黄疸的病因?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指因肝胆胰恶性肿瘤生长、浸润或其他器官恶性肿瘤的转移、压迫、浸润导致肝内外胆管梗阻所引起的一种临床征象。

  梗阻性黄疸产生的病因:胆管癌、胰头癌、壶腹周围癌、胆囊癌、原发性肝癌、肝门淋巴结转移瘤、肝转移瘤和术后吻合口狭窄、胆管壁坏死、结石、肝移植术后等。

  临床症状是什么,主要的影像和实验室检查方法有哪些?

  1皮肤巩膜黄染、(无痛性)皮肤瘙痒;2尿液深黄;3大便陶土色;4食欲下降、消瘦、恶病质。主要的影像和实验室检查方法:1、超声;2、MRI及MRCP;3、增强CT;4、血清胆红素检查:总胆红素升高,并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方法

  介入治疗占60%;外科手术占20%;内窥镜治疗占20%。经皮经肝穿刺胆汁引流是常采用的介入治疗方之一。

  手术治疗的局限性1、病灶较大侵及周围血管,手术困难;2、因病人一般情况较差;3、高龄等不适合手术治疗等;4、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不宜外科处理;5、经外科处理后再次出现梗阻性黄疸。

  经内窥镜治疗的局限性:1、病变侵及乳头无法操作;2、病人不能承受操作的体位和经口途径;3、括约肌切开术有较多并发症;4、肝门区胆管梗阻和肝内病变所致的胆管梗阻更适合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汁引流的介入治疗。

  判断病人是否适合治疗?

  应和家属认真充分地讨论,权衡利弊,达成共识后,方可实施;血清总胆红素≥60?mol/l(4mg/dl);在≥120?mol/l(8mg/dl)必须进行减黄处理;肝内胆管明显扩张,伴有急性胆管炎表现;恶性胆管梗阻合并胆道感染。

  咨询电话:15896426766

 

Baidu
app优米